我們家一定有內建什麼北方人基因,不曉得為啥,孩子們對於麵食類的食物特別喜歡,各類麵食麵點基本上是來者不拒,有時就烙個餅、煮個餃子或蒸個包子饅頭都能給當主餐。今天綺綺說要吃絲瓜麵線,我又剛入手了兩大把韭菜,想說晚餐就來做韭菜盒子跟答應要教大家做的韭菜醬。
只是作為下午點心的pita雞肉餅孩子們吃的不過癮,又央求老母再做些,除了晚餐吃,還想明天帶去學校(分同學吃,這是吃好道相報的概念?)。於是乎,老母就搞出了這道中西合璧的pita韭菜餅(不學著聰明點,一天四十八小時都不夠做東西給他們吃)
韭菜盒這次做的是五辛素,用雞蛋、香菇、自己炸的板豆腐丁跟韭菜還有蒜末下去炒的。其中的要訣,就是先半煎炸雞蛋,接著用這帶著蛋香的油把每個食材單獨炒香調味(香菇會用一點油膏、雞蛋跟板豆腐就是一些胡椒鹽跟鹽巴),然後再組合再調味。整個內餡香得不得了,餅吃完了,小志先生還挖著餡來吃。
這口袋餅,可鍋上烙也可烤箱烤
我自己偏愛用鍋烙的,麵皮有直接被高溫烙過的香氣,特別迷人
而且用液種法,放冷了還是很Q彈好吃
喜歡吃軟Q的口感的再熱過就又能恢復
現在
來分享材料做法吧
這次用的是液種法的麵團,
因為液種非常濕軟,與其它原料混合後更容易揉出柔軟的麵糰,
再經長時間的發酵加上兩次攪拌
使其延展性更好,麵體成品飽滿,老化速度慢
而入爐烘烤後的膨脹爆發力非常強。
這種麵糰,很適合拿來做pita餅
材料
一、液種
高筋麵粉50g
水50g
酵母4g
二、主麵團
高筋麵粉150g
水75g
鹽巴一小撮
糖10g
油10g
做法:
- 將麵種材料攪拌均勻,蓋上蓋,室溫發酵一小時
- 將麵種跟麵團所有材料攪拌均勻,揉成一個有彈性不黏手的麵團
- 室溫發酵半小時後,取出再揉一次,揉好放入盆中,低溫發酵8-12小時。
- 將發酵好的麵團,取出分割成六份(一份約60-65g)
- 整形滾圓後發酵10分鐘
- 接著擀成0.2-0.3公分厚的圓麵片
- 直接放上耐高溫的鐵鍋或是我就用節能板,一面烙1 分鐘,翻面一分鐘,烙至澎起兩面上色
- 即可包入你喜歡吃的食材一起食用
如果要放烤箱烤,在第七步驟就改成
放入預熱好230度西的烤箱烤5-6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