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聖誕節的腳步近了,最近的電視開始強烈放送各種催眠大家去聖誕血拼的廣告。那天的廣告是一對女生,開心地搬了一張兩人座沙發到客廳裡,坐定後便開心的擁吻喇舌。不出所料的,身旁的三枚小娃馬上進入十萬個為什麼的模式

小娃:『媽咪,他們愛上了喔?女生可以愛女生喔?』
老母:『是的,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是男生愛女生,女生愛男生,但有一群人生下來就是女生愛女生,男生愛男生,不是每個人都一樣。』
小娃:『可是這樣他們怎麼生小孩?』
老母:『生小孩的確需要男生的精子跟女生的卵子才有辦法完成。就跟很多沒有辦法生小孩的爸爸媽媽一樣,他們可以去領養小孩』
小娃:『那他們可以結婚嗎?』(果然世代在變,思考邏輯是先有後婚,哈)
老母:『如果他們的國家同性結婚是合法的話,像是瑞典、丹麥和芬蘭等等,當然可以結婚』
小娃:..........(陷入長長的思考模式,我猜可能王子跟公主結婚然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的印象太深刻,他們需要時間消化)

和孩子結束這個短暫的討論後沒幾天,我看到學長轉分享了這支在蔡依林『不一樣又怎樣』演唱會上播放的影片(其實之前就看過,看幾次淚崩幾次),於是我決定用一個母親的角色,來聊聊這個很多人不敢觸碰也避之不談的議題。

葉媽媽描述,永誌是個貼心溫暖且個性比較女性化的孩子,他在上廁所時常被霸淩譏笑,甚至寫過紙條要媽媽救他,也因此,他才會選在下課前五分鐘上廁所好避開嘲謔,但意外就在這短短的五分鐘發生。我好難想像,永誌每天得鼓起多大的勇氣踏進學校大門,而那一條短短從教室到廁所的路,該是有多漫長累積了多少恐懼(而如果那個生活中充滿恐懼的是你的孩子?)。

我記得曾有朋友問過我,要是小比(綺綺小羽)長大,才突然帶了個男生(女生)回家告訴我那是他的愛人,我有沒有辦法接受?我想那個當下我最在意的並不是孩子愛的是誰?而是為什麼孩子會到長大才會讓我知道?我會去檢視是不是自己在對待他們的態度上讓他們無法在我面前安心做自己?

是的,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們知道,不管他們是什麼樣子,我都會無條件的愛他支持他。就像有本孩子們很愛的童書叫『做媽媽的都是這樣』。裡面描述著一隻小貓咪老問『媽媽你愛我嗎?』然後不斷推測媽媽愛他的原因。到後來他才發現,不管是他頑皮搗蛋惹媽媽生氣,或是他表現很乖會把飯吃完會照顧妹妹會收拾家裡的時候,媽媽都一樣愛他,原因竟只是他是她的孩子這麼簡單。每次唸到這裡,孩子們總會仰著小臉問我,是不是真的就是這麼簡單?然後聽到我肯定的答案時,臉上泛起的笑意跟那種安心滿足的小樣我想我這輩子絕對不會忘。

身為母親一樣深愛著自己孩子的我們,怎麼能看著大環境裡的不友善讓這些年輕的生命在恐懼中在萬念俱灰中在痛苦中消逝?生命其實好渺小,但每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所以,除了讓孩子能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我更希望他們能喜歡自己,看到且欣賞自己的不一樣,並也能接納欣賞別人的不一樣。因著你的接納包容,讓別人也能喜歡自己。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會是處在邊緣的弱勢也會渴求接納希望被愛。

 

影片中堅強的葉媽媽含著淚說『我的孩子已經沒有了,如果我站出來能夠救像他這樣的小孩子,我願意我真的願意』。在同志遊行的舞台上他對著全場喊著『孩子們,你們要勇敢,天地創造你們這樣的一個人,一定有一道曙光讓你們去爭取人權,要做自己,不要怕』。另外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為鮑比祈禱,則是鮑比的母親瑪莉葛瑞斯因為對同志的誤解而導致自己兒子自殺的不幸,覺醒之後成為近代爭取同性戀權益最重要的人權鬥士。影片最後瑪莉葛瑞斯說:「我想對全世界所有的鮑比跟珍說,我把你們當作自己的孩子,請不要對生活失去希望,不要對自己失去希望。對我來說,你們都很特別,為了讓這個世界為你們變得更好、更安全,我在努力著。答應我,你們會繼續堅持下去,鮑比對愛失去了信心,我希望你們不會,你們永遠都是我的天使。」這都是多麼痛的領悟

每一個孩子都該是被珍視的天使,也希望我們的改變,讓這些天使不再折翼。
為鮑比祈禱七分鐘節錄版:https://youtu.be/CszKShWe64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蘿瑞娜 Lo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